記得一位大學就讀私立學校心理系的 D 同學,為了研究所考試而找上我們。首次免費諮詢時,D 同學並不是十分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學習,但清楚的是他展現出來的焦慮,那焦慮和多數考生一樣:「這樣讀對嗎?」並且考研的內容繁重,很容易讓同學讀到迷失自我。
釐清 D 同學的讀書方式發現,雖然他很勤奮的選擇了原文書來讀,不過讀書的方式是從頭讀到尾,就像他高中時的讀書方式一樣,一字不漏的看過課本跟講義。這個方法讓他考上了排名靠前的私立學校,但其實這方法的效率不佳,很容易讀到第三頁的時候已經忘記第一頁的內容。如果換個適合 D 同學的方法,他的大學可能會是國立前端。
在剖析 D 同學的方法後,我們老師首先稱讚 D 同學願意閱讀原文書(增強內在動機),隨後與 D 同學共謀了新的讀書策略,不再是從頭讀到尾,而是先閱讀章節最後面的摘要部分,透過摘要的內容,在腦中預先建立這個章節的知識架構(或俗稱心智圖)。
心智圖對 D 同學很重要,預先擁有心智圖後,當 D 同學再次細讀章節內的內容時,不再容易發散掉,而是更清楚知道自己正閱讀的內容是立基在心智圖中的哪個位置,並且隨著越讀越多,腦中的心智圖延伸得更豐富,也讓同學在考試的時候能透過心智圖檢索更為豐富的內容。